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,江门正以 “侨都加速度” 推进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筹备工作。目前,江门体育中心场馆改造全面完成,各项保障措施就绪,静待 11 月 9 日赛事启幕。
场馆升级:对标国际标准,细节彰显人文关怀
江门体育中心承担花样游泳、排球(女子 20 岁以下组)等核心赛事。经过系统性改造,游泳馆的体育工艺已完全满足花样游泳项目需求,其水下灯光、音响系统及水质处理技术达到国际赛事标准。体育馆则完成信息化网络升级,实现 5G 全覆盖与赛事数据实时传输,并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复测,确保赛事期间网络稳定。

值得关注的是,场馆无障碍设施全面优化:游泳馆新增 10 个无障碍观众席并加装护栏,7 个卫生间完成适老化改造,配备紧急呼叫铃与婴儿护理台;足球场副场增设无障碍通道与扶手,从硬件上保障残特奥会运动员与观众的参赛体验。这些细节改造不仅体现 “全龄友好” 理念,更通过省执委会专家组验收,获得 “国内一流赛事环境” 评价。
全链条保障:多部门协同筑牢赛事防线
为确保赛事万无一失,江门组建 “主任 + 执行主任 + 职能处室” 模式的竞委会,文广旅体、公安、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动,制定医疗、交通、电力等 12 项专项保障方案。其中,食品安全监管尤为严格:市市场监管局组建工作专班,对 5 家接待酒店实施 “双轨制” 检查,建立食材溯源与兴奋剂风险排查机制;对场馆周边 2 公里范围内餐饮单位开展拉网式排查,确保 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交通保障方面,赛事期间将开通 “场馆 - 酒店” 专线巴士,加密公共交通班次,并协调周边停车场提供 3000 个临时车位。医疗保障团队由三甲医院骨干组成,在赛场设置急救站与 AED 设备,确保 5 分钟内响应紧急情况。
测试与预热:以实战检验筹备成效
按照 “以赛代练” 原则,江门将于 7 月举办广东省青少年花样游泳锦标赛,9 月举行江门市青少年排球锦标赛,重点测试场馆流线、观众疏散与应急处置能力。目前,恩平市山地自行车赛道已邀请全国冠军进行实地测试,其 4.5 公里的专业赛道包含水稳土、碎石、木栈道等多类型赛段,获得 “兼具竞技性与观赏性” 的高度评价。
作为赛事预热,4 月举办的 “喜迎十五运,逐梦大湾区” 自行车骑行嘉年华吸引 900 名粤港澳骑手参与,提前点燃城市运动氛围。而连续 5 年被授予 “中国排球协会训练基地” 的江门体育中心,凭借承办世界排球联赛、亚洲 U20 女排锦标赛等 60 余场国际赛事的经验,正以 “专业 + 热情” 的双重标准迎接全运会考验。
城市赋能:以赛事撬动体育经济新蓝海
江门正以赛事为契机,推动 “体育 + 文旅” 深度融合。市长吴晓晖在检查场馆时强调,要抓好周边商业配套升级,依托保利西街等商圈打造 “赛事消费圈”,同时通过城市宣传片、侨乡文化展览等形式,向全球宾客展现江门的侨乡魅力与发展活力。据测算,赛事期间预计吸引超 10 万人次观赛,带动酒店、餐饮等消费增长 20% 以上。
“我们将以十五运会为起点,持续做强赛事经济。” 市文广旅体局负责人透露,未来还将举办 U21 男排世界锦标赛、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等国际赛事,联合深圳打造自行车品牌赛事,进一步提升江门在大湾区体育版图中的影响力。
从设施升级到服务保障,从赛事筹备到城市营销,江门正以 “高标准、零瑕疵” 的姿态,全力打造一届 “简约、安全、精彩” 的体育盛会,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DB真人旗舰·(中国)集团